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几年国家一直在提倡信息化教育,目标是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这样一个大范围的教育信息化体系”教育信息化是国家近几年一直在倡导并付诸行动的教育战略。我国在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—2020年)》中明确提出:“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,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;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,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;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,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”三大主体思路。
根据教育部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(2011-2020年)》关于“加强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,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,整合资源,构建先进、高效、实用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”的要求,各学校须结合实际情况,开展“智慧校园”建设,实现学校信息化跨越式发展,提升学校的管理和服务能力。
智慧校园平台是一项结构复杂、涉及面广、建设周期长的信息化系统工程,为能够使智慧校园平台建设健康、有序的开展,智慧校园的总体规划遵循如下原则:
按照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范要求进行建设。制定教育基础数据标准、统一身份认证标准、打通教育基础数据、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标准科学的基础数据。
智慧校园建设完成后支持与国家、省、市、县\区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、实现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系统体系联动,真正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,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。
智慧校园平台应以合作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,提供通用、标准的接口,支持第三方应用的无缝集成或接入,可充分整合现有业务系统或相关业务资源,节省投资,同时确保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。
系统建设围绕师生减负、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支撑、管理者进行高效、科学的管理等理念进行设计。同时系统能对学生信息进行伴随式采集、学生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,实现学生个性化和自适应性学习。
智慧校园项目涉及面广,技术复杂,需求多样化等特点,项目建设需要科学规划,统筹安排,分步设施,确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。
智慧校园帮助南阳市第五小学实现了“教、学、考、评、管”各项教育工作的信息化一站式服务,基于数据的统一管理,整合各类应用系统,消除信息孤岛、重复建设问题,构建起科学经济、利于共享、扩展灵活、高效可靠的智慧教育服务体系,通过平台运营和入校服务运营,促进教育信息化规模化、常态化、深层次应用。同时,智慧校园的建成将提前完成教育信息化“十三五”规划目标,形成了“人人皆学、处处能学、时时可学”的教育信息化体系,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、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、均衡发展、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